
- This event has passed.
2018
2018 January1, - 2018 December31,
霧一般的腳步-高橋行雄貓系列個展
展期 | 2018.01.06-02.10
開幕 & 座談 | 2018.01.06 下午3點
美國詩人桑德堡 (Carl Sandburg) 在1916年所寫的「霧」這首詩中,是如此形容芝加哥港口的霧:「霧來了,以小貓兒的腳步…」(The fog comes on little cat feet…) 當時的桑德堡正在閱讀日本的俳句短詩集。1952年台灣當代詩人紀弦則反過來以霧喻貓。他用「…以你霧一般的腳步…」來形容自己寵愛的黑貓。這詩句就如同高橋行雄所描繪的貓兒一般,輕盈、無聲、難以捉摸。
高橋行雄出生於日本東北地方的岩手縣,自1989年開始他以「貓」為主題,繪製出張張栩栩如生的作品。曾連續十年獲選參展法國LE SALON的他,在法國更是以「貓畫家」的美名備受肯定。年屆七十,仍活躍於日本藝壇的高橋,屢獲藝術受賞榮耀。從他的創作中,不難感受到他不僅是一位愛貓的紳士,同時對貓性格也瞭如指掌。自身為飼主的他,藉由長期對貓的觀察,描繪出貓兒各種動人的姿態及容顏,猶如花朵般地在一瞬之間綻放!他如行雲流水般的色鉛筆技法,繪出蓬鬆茸茸的貓毛,猶如棉花糖般的輕盈。作品《小姐與黑貓》流露出貓兒對信任者的愛意。《撒嬌》呈現貓兒委婉及嬌寵的示愛方式,而《容顏》及《桃太郎》則展現出貓兒的百般傲慢!掛著紅項圈的《歐喵》蓄勢待發,貓爪微露《伺機》而動。《孤挺花》旁的黑貓帶點貴氣及孤傲,桀驁不馴的是《芍藥與黑猫》。然而當你《回頭》時,請做好成為貓奴的心理準備,因為《寶弟》就是萌!
貓友們看到這些作品,總是會不斷地發出KAWAII (可愛い)的讚賞。高橋將自己對藝術的執著,透過貓系列的作品創作傳達給欣賞者,從而療癒人心。然而,畫家更關注的卻是「愛與被愛」的重現。
新竹藝術博覽會
藝術家 | 李澤藩、蕭如松、范振金、葉東進、胡文賢、劉洋哲、林玉雯、林祐如、陳亭君、羅勝夫
展期 | 2018.01.18-01.21
地點 | 芙洛麗大飯店
紙的骨與肉 – 戴壁吟個展 / 阿波羅畫廊 × 恆。好
展期 | 2018.01.27 – 03.17
開放 | 11:00 – 20:00 / 週三休館
電話 | 08-8895626
地點 | 恆。好 / 屏東縣恆春鎮東門路2巷11弄4號
台南藝術博覽會
藝術家 | 李石樵、葉竹盛、葉東進、胡文賢、林嶺森、高橋行雄、李怡萱、曾詩涵、林玉雯
展期 | 2018.03.16 – 03.18
地點 | 台南大億麗緻飯店
驚蟄 / 阿波羅畫廊 × 恆。好
展期 | 2018.03.25 – 05.15
開放 | 11:00 – 20:00 / 週三休館
電話 | 08-8895626
地點 | 恆。好 / 屏東縣恆春鎮東門路2巷11弄4號
畫廊四十週年特展系列 (一) – 蕭如松紀念展
展期 | 2018.03.24 – 04.16
開幕 & 座談 | 2018.04.06 下午3點
與談人 | 簡秀枝 凌春玉
蕭如松,1922年出生於台北萬華,為新竹北埔客籍人士。早年曾受西洋畫家鹽月桃甫啟發,後任師職時又受李澤藩所影響,作品畫風因而多元且跳脫窠臼,吸取特長間又不忘展現出他異於常人的心性及思維,實為一傑出畫家。他在同期本土畫家中是出類拔萃的,不僅曾入選及參加過多屆臺陽美展、台展與青雲美展,也獲得第十四屆吳三連獎及無數次其他美術獎項。但回溯他的學習之路,卻是奠基於自我摸索、親自領會而來,異於其他有受過正式專業美術教育的畫家。其於畫壇默默耕耘十餘年,以筆觸來徹動觀者心緒,促使創作內蘊及特色傲然於美感之上。在情性表現上不僅獨特,蕭如松連同布局及光線折射上皆表現個人風格,作品因而素雅而內斂。基於訴諸主觀為由,他的畫作喜以同色系作展現,而非隨主流作多彩呈現,足見其慧眼獨具。1988年蕭如松正式退休,並於同年在阿波羅畫廊舉行首次個展。展覽的開端需推溯至九年前,當時的負責人張金星看到蕭如松的畫作,感到十分震撼,因而多次前往造訪,並邀請他前來台北展覽;然此時的蕭如松卻專注於教職,故以繁忙課務為原因,要張金星等到他退休。當時,張金星每年固定會前往歐洲兩次,在看展之餘,都不忘將展覽畫冊寄回來送給蕭如松,蕭如松則將自己的創作印製成卡片,寄給張金星,表示感激。無形中兩人間的默契及互相信任,在這等待的日子中漸漸地培養起來。九年過去了,蕭如松實現諾言,在阿波羅畫廊舉行生平首次的個展。1991年在畫廊推薦下,其作參加了吳三連文藝獎,並一舉獲得首獎的榮耀,實為對蕭如松的肯定。隔年三月,阿波羅畫廊再次為其舉行個展。然令人惋惜的是,蕭如松卻在同年因心肌梗塞而逝世,令人不勝唏噓。三年後,阿波羅畫廊為其舉辦了逝世三周年紀念展,以此來表懷念;2002年更以「澄清的境界」來做展覽命名,由此來深深紀念這位辛勤耕耘的前輩。
蕭如松在臺灣藝術有重要地位,與張金星的緣分,對阿波羅畫廊而言,具有獨特的意義。今年,畫廊四十週年特展系列也以他的作品來做起始,重新讓大眾認識這位畫家及他的創作。他的存在或許走入歷史,然精神卻並未隨著時間走遠,反倒隨著這些作品永遠存活在你我心中。
蕭如松長年於新竹的竹東高中任教,嚴謹的教學風格與處事態度,令受教的學生印象深刻。任教期間,蕭如松居住竹東高中的教師宿舍,環繞在竹東高中的校園環境裡,不論是描繪學生身影的《學生群像》,抑或是校內景象的《竹東高中》及《綠蔭》,甚至是附近的《工程車》,皆能躍入畫面裡,化作蕭如松的創作題材。蕭如松擅長使用水彩,以獨特的筆法和用色,呈現出簡潔明亮的創作風格。這次展出的十六件作品中,包括十五件水彩及一件膠彩畫。其中《靜物》及《綠蔭》為畫家1991年榮獲吳三連獎之作品。
歡迎您前來參觀!
收藏一座山 – 黃法誠個展
展期 | 2018.04.21 – 05.19
開幕 | 2018.04.21 下午3點
你可以愛上一座山;但可曾想要「收藏一座山」嗎?
黃法誠的創作傳達出人與自然間的矛盾。人愛自然,也愛親近自然,想要入住大自然,於是試圖「收藏一座山」。看似荒謬無理,但也道盡了現代人為了滿足自身需求、自私慾望,於是改變了大自然原有的樣貌…。
法誠感於近年不論颱風、地震,或其他天災人禍所造成的災難,透過電視網路等各種媒體傳播,頻繁地出現在我們生活當中,這些畫面似乎預言著未來的景象?「登山」系列作品是對台灣常發生的土石流現象進行反思,人們建造擋土牆試圖保護行人和山坡建物安全,滿以為是保護了自然,殊不知崩塌時卻成了另類的登山途徑。相較於自然界的動物,人發展出許多行為,如社交與競爭活動等等。而為了進行這些活動,反而製造出人與自然隔離的場域。因此,文明社會中的人群其實是寂寞的,這一幕幕的「寂寞風景」活動,讓我們難以離開這座城市叢林。
泳池中恣意持氣球倒立穿梭的「特技者」,畫面雖詼諧有趣,但背後像在隱喻那些在自然過度開發崩毀後試圖縫補的人們,如手持炸彈雜耍般危險!直觀表現的「Ivalo」是法誠去年初到極圈小鎮所看到的景象,對他而言是種真實卻又不真實的理想景色。整體而言都是在思考文明帶給他的感受。
法誠於2014年,榮獲阿波羅畫廊X王道銀行教育基金會共同舉辦的第一屆『構圖‧台灣』首獎,並獲得為期30日的維也納藝文體驗之旅。從獲獎到獎助體驗歸國,以及一連串計畫性的輔導與栽培後,他的進步與成長是有目共睹的!也看到台灣年輕藝術家的潛力正不斷地被激發,用他獨特的藝術力量構圖台灣!
畫廊四十週年系列展 (二) – 拾藝作坊.隱於南園 / 阿波羅畫廊 × The One 南園人文客棧
藝術家 | 黃法誠、洪司丞、王雯、林祐如、林玉雯、李怡萱、曾詩涵、張般源、陳彥彰、羅勝夫、范巧鈴
展期 | 2018.04.21-10.31
開幕 | 2018.05.11 下午3點
預約專線 | 03-5890011
地點 | The One 南園人文客棧 / 新竹縣新埔鎮九芎湖32號
十一,拾藝。
11位藝術家之作品安置在南園客棧的21間廂房及同心樓的公共空間中。每間廂房如同藝術家的工作坊一般。讓當代藝術跟江南庭園和閩南式建築、洋樓拱廊融合為一體,更能凸顯新與舊、當代與傳統的完美結合。
拾藝作坊 ‧ 隱於南園。
今年為阿波羅畫廊成立第四十週年,畫廊團隊也精心策劃多檔系列特展。繼特展系列(一)蕭如松紀念展獲得各界熱烈迴響後,接著系列(二)將與The One異數宣言合作策展。結合雙方資源在佔地達27公頃的The One南園,展出11位台灣新銳藝術家,將53件作品適當地隱於每個空間角落。
始於藝,拾於藝。
四月,阿波羅畫廊於新竹The One南園播下了有機的藝術種子。每一顆種子皆代表著一位台灣新銳藝術家,每位藝術家的作品皆會呈現在The One南園人文客棧的廂房中及亭臺樓閣間。近年,阿波羅「移動畫廊」跨產業領域合作,創造出更多藝術的可能性。此次合作對象The One飽含東方人文素養的內蘊,團隊的理念「對美好生活的想望,透過設計、人文、藝術與創意,共同耕耘出生命的深度、厚度與廣度。」相信此一特展能將台灣的藝術與創意實力,讓更多人看見!
歇心旅,可以隱。
在這生機勃勃的南園中,置於廂房的《吉光片羽/林祐如》更顯珍貴。夜晚《Outside of the windows/張般源》月明風清,《睡著的孩子/曾詩涵》遇見《送花來的鹿/洪司丞》。翌日《那片聽得見風吹的天空/李怡萱》,捎來另一端海岸所發出的微微殘息《惜別海岸/羅勝夫》,像是人類《與環境激烈的辯逐/范巧鈴》回聲?自然也許《沒有想像中堅強/林玉雯》,所以將來只能《偽裝紋理-重釋玉山/陳彥彰》…是否《這城市過於正面思考/黃法誠》。
11位藝術家各自以不同風格及技法,用他/她們與眾不同的藝術力量,表達對台灣這片土地的愛與關懷。並透過11位藝術家親自現身分享講座,拉近藝術創作者與愛好者之間的距離,並且體驗南園的自然風貌與魅力。拾階輕踏,亭臺樓閣,雅敘南園,共賞台灣山水美景。初春花開之時至秋意漸涼之季,阿波羅畫廊邀您隱於南園歇心,享藝。
食藝作坊.隱於中山 – 胡文賢個展 / 阿波羅畫廊 × The One 食藝中山概念店
展期 | 2018.04.25 – 10.31
開幕 | 2018.05.08 下午2點半
地點 | The One 中山概念店 / 台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二段30號
The One以傳遞美好生活風格為念,期望透過藝術美學、文化創新與食藝等,帶給大家不凡的質感領會。2018年春末,The One有幸與台灣在地深耕40年的「阿波羅畫廊」共好,試圖營建出「沒有圍牆的美術館」,讓藝術家對於人文及土地的關懷,得以凝聚為生機的種子,在人人的心田茁長、豐收。
耕者有其田,心中的一畝田
The One中山以「食藝作坊‧隱於中山」為想像,結合阿波羅畫廊「胡文賢油畫創作個展」,精選出旅居西班牙三十多年藝術家 胡文賢大師的13幅畫作,其創作構圖色彩飽和又充滿空氣與光線的交織,呈現被人們忽視已久的視覺感受,展現出形而上的藝術境界,胡文賢以蔬果食材與靜物的搭配為意象、超現實為布局的作品,與The One「耕者有其田」的在地風土餐飲概念產生對話,期盼和大家一同耕織出理想與幸福的生活情調。
胡文賢認為作畫是內心直覺的表現,同樣的畫作透過不同觀賞者的角度,就會是各種不同面向的觀察,因此,胡文賢希望大家都能自行從畫中去經歷各自不同的體會。The One希冀藉由胡文賢的藝術創作,帶領大家與我們走入中山北路一處感性與知性的歇心地。
2018年春末,The One與阿波羅畫廊竭誠歡迎您蒞臨觀展,期待和您一齊將生活的豐美,耕植為爛漫的夏日!
彼默之間 – 楊桃派 Young & Top阿波羅畫廊新銳畫家助長計畫 (五)
藝術家 | 王昱翔、黃郁筑
展期 | 2018.05.26 – 06.30
開幕 | 2018.05.26 下午3點
「彼默」之間取自「筆墨」的諧音,因展出的兩位藝術家分別選用不同之媒材來創; 王昱翔選擇在生活中隨手可得,但常被忽略其存在感的原字筆; 黃郁筑則以水墨為媒材。以「彼默」二字來代替,源於「彼」可指特定之人,此即畫中之主體,而「默」字意指畫作中的主角,以無聲的方式對觀眾傳達畫家的心聲,也象徵著這些議題在生活中一直默默存在。就如兩位藝術家皆藉由作品提出生活所遇之現象,進而引發觀眾的想像。
〝籠罩於眼前所見,如夢似幻,遠見如有,近觀似無,仿若一層薄霧。”
– 黃郁筑「失真」系列
黃郁筑藉由墨色的渲染,使畫面充滿色彩的流動感。〝籠罩於眼前所見,如夢似幻,遠見如有,近觀似無,仿若一層薄霧。〟是黃郁筑對於今年完成的「失真」系列的文字敘述。「姿態」系列中的若無其事人物表情,卻夾雜著微微的不安感。
王昱翔的「定位」系列是以Google Earth環繞並觀看台灣島,明確的標出地理方位,嘗試從外來客觀者的角度,找尋台灣。在創作「慣線」之時,畫家把畫紙尺幅鎖定在伸手環抱能及的範圍中,並捨棄換筆這個動作,皆用同一支原子筆來完成。
擅用原子筆特性來創作的王昱翔藉由細長流暢的線條及多色彩的運用,呈現出立體感及律動。
「楊桃派 Young and Top -阿波羅畫廊新銳藝術家助長計畫」迄今已邁入第五年,以發掘台灣三十五歲以下藝術創作者、鼓勵藝術之原創精神,並扶植踏入藝術市場為目的。
畫廊四十週年特展系列(三) – 寫實意境.抽象表現
藝術家 | 陳家榮.曾仕猷.戴壁吟.葉竹盛
展期 | 2018.07.07 – 08.31
開幕 | 2018.09.22 下午3點
抽象藝術非抽象,是藝術家於畫布上用色彩和畫筆提取現實的再創造,更是源自於創作者本身精湛的技藝,如讚美詩般地吟詠生命。
「一個人,有夢的生活,有白天的生活,夢給人一種超感官知覺,有人以為夢才是真的,而白日的生活是夢。我認為夢和白日生活沒有界限…。作為一位醫生,我希望對病人的生命能有一些控制;做為一位畫家,我要成就“永恆”」── 陳家榮
自從兒女一一誕生之後,他開始觀察兒女們的成長並創作,從孩子學會走路、跳舞、學琴,到加入交響樂團…畫面越發複雜,創作的方法也隨 之改變。 《誕生》運用粉彩多層次堆疊呈現,他運用一種黏著劑來固定粉彩,粉彩的顆粒固定後,可以再上另一層色彩,創造出另一空間層次。
曾仕猷以Monochrom (單色) 來表達藝術的本質,回歸到形體的基本結構及色調。然而如果嘗試以東方文化為基礎,藉由極簡主義之風格來呈現之時,繪畫就擁有更不同的意義了。他期許自己精益求精,能無拘無束地揮灑,能精確地將意念傳達地更深更遠。在大尺寸的創作中,以行動繪畫的概念自然地融入,沒有雜念,一氣呵成。 《朝朝暮暮》以灑脫豪邁的狂草書打底,即使經過油畫色彩的層層堆疊,書法字跡依然流暢的穿梭於其中,它結合對比色彩,賦予畫面空間的實質感與表現力量。
有的人是在畫畫,有的人則是在思考畫畫。── 達比埃斯
對戴壁吟這位多年蟄伏在西班牙的藝術家來講,西班牙著名藝術達比埃斯這句話裡的後半段,正足以拿來形容他。他在創作使用的材料與表達的方式,下了很大的功夫及勇氣去突破。過去在陋屋中以中國古老的造紙技術自製畫紙、顏料,由於多方面的實驗,創造出來的紙張超越繪畫技巧無法表達出的效果。《A++》 藉由紙與壓印、拼貼及繪畫的複合關係,傳達出單純卻深具探索性的空間畫面。壓印的物品是大多數人所熟悉的膠帶、登機證。原本極具生活化的物品,當它脫離了所謂“實用性”之時,已轉變成一個符號性,構成畫面空間純粹且自然的寫照。
葉竹盛為戰後台灣抽象繪畫深耕者,現任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學院兼任教授。七O年代,台灣藝壇仍以印象派畫風為主流時,葉竹盛為了突破表象的繪畫表現,選擇遠赴西班牙馬德里皇家藝術學院繼續深造。歸國之後,曾於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和國立台北藝術大學任教,憑著對藝術的熱情與對為藝術教育奉獻的使命,投身教育至今影響了不少青年學子,對台灣抽象繪畫發展具有重要的貢獻,也是台灣首位以藝術探討生態環境現實議題的創作者。《萌27》是葉老師透過作品與觀者分享2012年工作室大火過後,一路上心路轉變的經歷紀錄,藉由作品色澤與畫面線條的呈現,可以看出其各異的展現。
今年為阿波羅畫廊四十週年,展出一系列畫廊四十週年特展本次系列展:寫實意境x抽象表現─畫廊四十週年特展系列(三),將展出以上四位1940年代出生,以抽象作為創作表現的傑出藝術家,誠摯歡迎共襄盛舉!
台中藝術博覽會
藝術家 | 蕭如松、葉東進、舒丹、高橋行雄、黃法誠、劉默霖
展期 | 2018.07.20 – 07.22
地點 | 台中日月千禧酒店
清穹‧浩淼 – 林嶺森個展
展期 | 2018.09.22 – 10.20
開幕 | 2018.09.22 下午3點
「如“清穹”般的純淨透明,如“浩淼”般的寬廣無際」這新作賦予觀者的感覺。他以照相寫實主義為基礎,企圖拉近群眾美感的距離,客觀且清晰地把景物凍結再現於畫布上,表現自然景色的可塑性與理想化,進而跳脫照像寫實的侷限。「清穹‧浩淼」是林嶺森沉潛十年所累積的豐沛寫實創作能量,他跳脫點描派的畫風,以精湛的照相寫實風格呈現色彩繽紛的花卉、池中的錦鯉及花東縱谷之景緻。他提到:「想要讓作品平易近人,全然的視覺療癒,品味自然之美。」
林嶺森出生於台南市,文化大學美術系畢業後,得到第二屆南瀛美展首獎、八屆高雄市美展第一名、台南市美術類藝術成就獎,以及第十九回日本現代美術展特賞等榮譽。
林嶺森是阿波羅畫廊二十六年來持續推薦的藝術家。近年來,林老師的作品在國際藝術博覽會上深受藏家們的青睞。這次個展展出十五件近期完成的油畫創作。誠摯邀請您蒞臨參觀!
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
藝術家 | 常玉、李澤藩、李石樵、郭雪湖、洪瑞麟、劉其偉、席德進、蕭如松、江漢東、曾仕猷、戴壁吟、葉東進、胡文賢、黃法誠
展期 | 2018.10.26 – 10.29
地點 | 台北世貿一館
畫廊四十週年特展系列 (四) – 回望.起點 重現1978
藝術家 | 劉其偉、王藍、席德進、吳昊、蕭勤、李錫奇、林惺嶽、顧炳星、江明賢、楊識宏
展期 | 2018.11.03 – 11.17
開幕 | 2018.11.03 下午3點
在那思維仍受制於「戒嚴」的70年末,一群飽受現代思潮所薰陶的中堅輩藝術家及初出藝壇的新銳們正等待機會,蓄勢待發。而在官方美術館尚未的年代 ,阿波羅畫廊提供了一個展現自我的舞台,攜手為台灣美術發展史編寫燦爛的一頁。
「回望.起點 – 重現1978」匯集畫廊創立第一年所展出的藝術家作品,其中包含劉其偉、王藍、席德進、吳昊、蕭勤、李錫奇、林惺嶽、顧炳星、江明賢、楊識宏。有台灣畫壇的老頑童之稱的劉其偉,70年代已走訪了中南美洲、馬雅、印加古文明…等,他以複合媒材創作出的雨林題材令人印象深刻。曾任中國水彩畫會會長的王藍,是知名作家兼藝術家,他借用西方的媒材,賦予國劇人物嶄新的面貌。席德進的油畫創作受到普普與歐普等現代藝術思潮的影響,實踐西方中國化的抒情風格的水彩畫最為著稱。東方畫會創辦人之一的吳昊,於70年代已獲中國學會版畫金爵獎,創作的結構造型與表現形式充滿現代性。蕭勤為50年代中葉推動台灣現代藝術的先驅,也是「東方畫會」的發起人之一,更是戰後活躍至今的抽象大師代表之一。李錫奇是台灣現代繪畫運動先驅之代表,曾獲多項國際藝術大獎,以現代抽象版畫聞名海內外。林惺嶽不僅是一位藝術家,同時也身兼美術教育、藝術史詩、文化評論家。70年代作品以具超現實、神祕詭譎的色彩與意象為代表。顧炳星為台灣當代立體主義畫家,70年代即獲西班牙教育科學部頒發「國家繪畫教授」的榮譽,回台後應聘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水墨大師江明賢曾留學西班牙並旅居紐約多年,70年代獲「國家文藝獎」,以彩墨創作聞名兩岸。 楊識宏是第一位獲得美國「國家工作室」計劃獎助的台灣藝術家,在79年移居美國之前,作品已在阿波羅畫廊發表,這次特展當中,也會展出楊識宏早期的珍稀作品。
四十年後的今天,雖然幾位長輩們已經漸漸凋零,但是他們早已在華人美術史上佔有一席之地,而在國際藝壇上也享有相當的聲望!
「回望.起點 – 重現1978」是畫廊四十週年特展系列中的最後一個展覽,相信也是最具意義的一個展覽活動,它象徵傳承與不忘初衷。帶著這段一點一滴積累的時光,邁向未來。
莫測 – 胡文賢個展
展期 | 2018.11.24 – 2018.12.29
開幕 | 2018.11.24 下午3點
畫中有畫,物中有物,隱顯莫測。如跨越時空的境界,超出現實框架的表現,讓人捉摸不透;卻又不能釋手,於是靜默注視,久久不忍離去…這是眾多觀者對胡文賢的作品感觸。
此展是胡文賢於阿波羅畫廊中所舉行的第十次的個展。旅居西班牙超過三十載的胡文賢,作品不僅表現出潛意識的反射,更可啟發觀者的刻板思維,開發出未知的想像世界。畫面中看似矛盾不合常理的事物與場景,皆是反映了人在日常生活中所累積的壓抑、慾望、情緒的釋放,有如佛洛伊德所探討的「夢的解析」。
如鳶飛戾天的〈紛〉,看似紛亂的開啟,殊不知卻是萬物自得其樂,各得其所的繽紛場景。作品看得出超現實主義大師馬格利特的影響。〈再造-特洛伊〉以照相寫的技法描繪出施工中的都會街頭作為前景,結合史詩特洛伊木馬與敗壞的古城的遠景,架構出超現實的末日氛圍。
此外,個展中也精選胡文賢近期完成的磅礡海景〈瞬息〉。意趣高雅的靜物〈南瓜與酒杯〉、〈物語〉等精彩作品,邀請您前來共賞。
藝術空降 – 黃法誠個展 / 阿波羅畫廊 × The One 南園人文客棧
展期 | 2018.12.01-2019.05.31
預約專線 | 03-5890011
地點 | The One 南園人文客棧 / 新竹縣新埔鎮九芎湖32號
愛與被愛 – 高橋行雄個展 / 阿波羅畫廊 × The One 食藝中山概念店
展期 | 2018.12.04 – 2019.05.31
地點 | The One 中山概念店 / 台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二段30號
Details
- Start:
- 2018 January1,
- End:
- 2018 December31,